蓝月亮料免资料大全 蓝月亮料免资料大全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蓝月亮料免资料大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

发布日期:2022-07-01    作者:教学管理办公室         点击: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小学教育

专业代码:570103K (原代码670103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三到五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与体育大类

(57

教育类

(5701

普通小学教育

(8321

小学教育教师

(2-08-03-022

 

小学教师

 

小学教师资格证

普通话证

计算机等级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师德高尚,具有教育情怀,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科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且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如下目标预期:

 素质:师德高尚,具有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教师神 职责的职业信念。热爱儿童,具有以“博雅、童心、母爱、敬业”为教师理想人格的教育情怀;

知识:专通融合,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能力:行知合一,具备在教育生活实践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整合知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与儿童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终身学习,具备在学习共同体中自主学习,沟通合作,反思教育实践,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通识教育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3学分,54学时)

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要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模式,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师生探讨、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在模拟社会的仿真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现代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辩证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激励学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

主要内容: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教学要求: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3.形势与政策(1学分,18学时)

课程目标:了解形势与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当前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开阔学生视野,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主要内容:形势与政策的含义和特征;形势与政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的新发展;形势的含义和分类、形势的基本特征;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判断形势的标准;认识形势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进行教育。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学分,54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理解其蕴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进对其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提高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

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教学要求: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大学语文(4学分,72学时)

课程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动手的应用能力;二是既能掌握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本门课程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它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先行课,也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为一体的课程。在高中的基础上,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6.大学英语(8学分,144学时)

课程目标:掌握英语技能的要求:“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打好语言基本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的同时,掌握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主要内容: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综合、听说、实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英语表达能力和实用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能运用速记、猜词、常识提示等基本听力技巧。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7.大学体育(8学分,144学时)

课程目标: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主动、积极地锻炼身体,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加强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

主要内容:本课程全面地阐述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体育理论与方法的基本知识,明确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和体育教学基本原则,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初步掌握发展身体素质和制订锻炼计划的方法。

8.计算机应用基础(4学分,72学时)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熟练地运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基本操作。

主要内容:围绕学生的实际应用和专业领域应用,反映基础性内容,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和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能应用现有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分为基本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培养两部分,基本技能培养主要解决基本操作问题,综合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9.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心理健康标准及意义,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绪及学习管理、人际交往等过程中自我调适和心理危机预防等内容。

教学要求:在内容上,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10.职业规划(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使学生认识社会和专业,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掌握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明确自己的终身事业发展方向,从而使学生个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变得更有目的。

主要内容: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应让大学生应当详细了解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

11.就业指导(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对职业的选择和定位、职业意识与能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选择、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就业市场与就业政策、求职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技巧、权益与法律保障、自主创业、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等内容。

教学要求:使大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基础理论,了解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形势、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

12.军事理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知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介绍现代最新军事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与国防建设,以及未来战争的知识等。主要包括:中国国防、世界军事形势,军事思想、新军事变革、高技术战争、军兵种知识、空天战及人民防空等。

教学要求:掌握国防法规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正确认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和安全策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二)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1.书法(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书法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情况,认识书法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和书写创作和应用能力;通过书法名帖欣赏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力与鉴赏水平。

主要内容:中国历代书法简史,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章法等书写方法,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的书写技巧等。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基本功,引导学生观察范字的笔画、部件位置和比例关系,重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书法学习成果,发展实践能力。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使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功能以及发展趋势,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教学设计,技能实践等内容。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熟悉各类教学资源获取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并树立科学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具备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能力。

3.教师口语(4学分,72学时)

课程目标:具体目标包括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正确发音,运用普通话语音知识进行方言矫正,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教师一般口语交际技能,具体是学会综合使用各种朗读技巧,作品表达完整、读的有层次,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普通话概说、普通话语音训练、文字、词汇、普通话训练朗读作品,朗读,演讲,幼儿教师职业口语部分。 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准确阐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

教学要求:注重平时多多练习,大胆去说。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多多引导学生进行普通话练习,课下提升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普通话交流,养成经常使用普通话的良好的习惯。

4.教师职业道德(1学分,18学时)

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判教师日常行为;运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自身素养;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促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等交往活动;运用所学技能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和自身道德成长。

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要范畴;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能准确判断和理解与教师劳动相关的范畴和道德原则,掌握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的修养,能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分析与思考,努力在实践中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并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真正成长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教师礼仪(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作风正派、敬业爱岗、终身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的言谈举止、美观得体的着装习惯、整洁美观的仪容风度和善于沟通交流的社交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教师礼仪概述,教师的仪容、仪态、服饰、言谈、沟通、校园和教师文化等礼仪内容。

教学要求: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能挖掘思想性,重在对学生思路的启发,调动其学习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实际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6.小学班级管理(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班级和少先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小学生群体活动的状况,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培养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形成集体观念,学会深入班级参与指导学习、管理班级和组织班队活动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班级组织和少先队组织的基本特征、班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班集体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班级常规管理及班级的活动管理等。

教学要求:教学中教师要以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为指导,要结合学生实际特点进行教学。

7.现代汉语(4学分,72学时)   

教学目标:本课程传授现代汉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共六个部分。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准确阐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

教学要求:要多从现实语言素材中现身说法,从解决学生实际语言活动中的困难和困惑着手,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法自觉,养成规定使用语言的习惯。           

8.高等数学(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传授系统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丰富并拓宽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集合与极限,一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

1.应用文写作(1学分,18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以及针对性训练让学生掌握各应用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方法与技能,获取高素质应用型人材所必备的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需要。

主要内容: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常识;常用文种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应用文写作的语体以及语言要求。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养成写作的习惯,并最终生成实用写作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生活的实际需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和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小学教育学(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及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启蒙作用,掌握小学教育的科学思想和基本理论,认识小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掌握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教育与教育学、小学教育、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学生与教师、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等内容。

教学要求:以师德为核心开展教育,努力使学生达到本科层次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和讲、写、算、创、教、用、作、弹、唱、跳、画、练十二项基本功。

3.小学心理学(4学分,72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小学生感知觉、言语、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特点和培养方式;小学生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等个性心理的发展特点和培养方式;小学生品德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和培养方式。

教学要求:教师应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系统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能将之应用于日后的教育和教学中,为小教专业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学生心身健康的基本知识,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框架、运作机制、管理评价。

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小学实际,突出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注重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主体性、活动性、体验性等特性。

5.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本教材比较关注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研究,努力探索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深入研究学生识字、口语交际、阅读和习作能力的形成规律。

主要内容:涉及《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而且理念先进,思路清晰,结构新颖。

教学要求:教学中既要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又必须紧密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6.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研究和掌握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及教学过程的研究及主要理论;培养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决策及师生互动。

主要内容:本学科从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出发来阐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并以发展的眼光、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结合国际小学数学学科前沿发展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分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教学要求:要求对课程目标的诠释,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对课堂活动的解剖,还是对学习类型的描述,对教学模式的归纳,以及对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介绍,都力图站在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论述。

7.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使学生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了解小学英语学习基本过程及特点,设计和进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

主要内容: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小学英语课堂组织策略与方法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设计等教学技能。

教学要求:教学中既要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又必须紧密结合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8.小学科学教育(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在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具体内容、一般规律和教育策略。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小学科学教育的概念,国内外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开展等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教授,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科技发展,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不但掌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关理念及具体操作,并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

主要内容:从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理念、设计、实施三个层面,阐述小学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目标和内容,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过程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教学要求:无论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

专业拓展课

1.儿童文学(1学分,18学时)

课程目标:本教材通过儿童文学的教学,使幼师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儿童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儿童文学的理论修养,认识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儿童文学常见的体裁和特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改编,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概况等。

教学要求:通过教师的讲解,课堂上的练习,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课后思考与练习,提高学生的鉴赏、创编能力,并且能够改编剧本,进行排演;以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2.儿童歌曲演唱(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能准确演唱一般儿歌及基础性声乐作品,有一定的演唱表演能力,使其胜任小学声乐教学等文艺工作。

主要内容:发声方法、技巧和歌唱基础理论知识。

教学要求:教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鼓励不同流派的交流学习。既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又注重歌曲内容尽可能完美表达。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尽可能使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艺术与舞台实践,提高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

3.美术(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美术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创作和设计的基本规律,培育学生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能够掌握美术灵活多变的应用形式,营造较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了美术的涵义、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素描、色彩、简笔画、插画、国画、图案设计、手工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创意构图、色彩创意和组合、绘画的创作与创编、应用美术创意设计、手工设计与制作等。

教学要求: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4.教育政策与法规(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获得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理解现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及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学前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为依法施教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两条主线:学前教育领导管理类政策;学前教育教育教学类指导性政策及八项法规。

教学要求:力求通过教师深入透彻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关于教育政策法规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并结合当今教育领域矛盾与现实问题,使学生形成哲学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小学教育科研方法(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额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发展中重要作用,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了解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优势与局限,掌握教育研究过程各阶段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术,掌握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初步形成教育研究的能力和科研意识。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小学教育研究过程、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等内容。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体现课程理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其学习接受能力。在教学处理上注重突破难点,把握重点,巩固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6.小学艺术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和教师学会对课程与教学问题的观察、分析,注重教学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增强运用多艺术门类参与教学实践的能力,提高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对艺术课程的实践进行了理性探索和提升。

主要内容:结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主要艺术门类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基础艺术教育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对艺术学科内涵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新的阐释。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从艺术的本源和发展,艺术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学校教育、社会发展、文明进程的关系,论述了学校基础艺术教育对社会公民终身发展的价值,梳理了近现代基础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基础艺术教育最终要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

7.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6学时)

课程目标:本教材始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案例为基本载体,强调理论对教学操作的实际指导,强化实际操作中的理论升华。

主要内容:通过真实案例,从篮球、速跑、毽球与跳绳等单元的教学设计着力培养学生们主体意识,在体育课程中做到教学与游玩一体,让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同时体验到成功与欢乐。

教学要求: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注重基础性教学,培养体育兴趣,扩大体育锻炼的参与广度与深度。高年级学生注重体育锻炼的水平与能力,加强基础性教学,巩固体育锻炼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通识教育课

 

课程性质

课程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安排及周学时

考核

方式

总计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必修课

1

401001G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54

45

9

3

 

 

 

 

 

考试

2

401002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6

30

6

 

2

 

 

 

 

考试

3

401004G

形式与政策

1

18

10

8

0.5

0.5

 

 

 

 

考查

4

401017G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54

45

9

 

 

2

1

 

 

考试

5

100002G

大学语文

4

72

60

12

 

 

2

2

 

 

考试

6

300001G

大学英语

8

144

120

24

2

2

2

2

 

 

考试

7

600001G

大学体育

8

144

24

120

2

2

2

2

 

 

考查

8

900001G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72

60

12

2

2

 

 

 

 

考查

9

050005G

心理健康教育

2

36

26

10

2

 

 

 

 

 

考查

10

401005G

职业规划

2

36

26

10

2

 

 

 

 

 

考查

11

401006G

就业指导

2

36

20

16

 

 

 

 

2

 

考查

12

402001G

军事理论

2

36

16

20

1

1

 

 

 

 

考查

必修课小计

41

738

482

256

14.5

9.5

8

7

2

 

 

选修课

1

510004X

生命科学

1

18

10

8

1

 

 

 

 

 

考查

2

800029X

书法鉴赏

1

18

10

8

 

1

 

 

 

 

考查

3

700001X

音乐鉴赏

1

18

10

8

 

1

 

 

 

 

考查

4

800001X

美术鉴赏

1

18

10

8

 

1

 

 

 

 

考查

5

400003X

教师素养与生命教育

1

18

10

8

 

1

 

 

 

 

考查

6

400010X

社交和礼仪

2

36

30

6

2

 

 

 

 

 

考查

7

100011X

古代文学

2

36

30

6

2

 

 

 

 

 

考查

8

100012X

写作基础

2

36

30

6

2

 

 

 

 

 

考查

9

400004X

社会科学基础

2

36

30

6

 

 

1

1

 

 

考查

10

510003X

自然科学基础

2

36

30

6

 

 

1

1

 

 

考查

11

000020X

中外教育思想史

2

36

30

6

 

 

1

1

 

 

考查

12

000013X

现代家庭教育

2

36

30

6

 

2

 

 

 

 

考查

13

200001X

初等数论

2

36

30

6

2

 

 

 

 

 

考查

选修课小计

8

144

110

34

 

 

 

 

 

 

 

说明:选修课开设学期第2-4学期,每生每学期选课1-2门,1-5项必选两门 ,6-13必选三门,共计8学分,144学时。

 

 

(二)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课程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安排及周学时

考核

方式

总计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必修课

1

810001G

书法

2

36

30

6

2

 

 

 

 

 

考查

2

900002G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36

30

6

 

 

2

 

 

 

考查

3

100003G

教师口语

4

72

60

12

1

1

1

1

 

 

考查

4

401018G

教师职业道德

1

18

10

8

 

 

 

 

1

 

考查

5

401007G

教师礼仪

2

36

20

16

 

 

 

 

2

 

考查

6

050006G

小学班级管理

2

36

30

6

 

 

 

2

 

 

考查

7

100004G

现代汉语

4

72

60

12

2

2

 

 

 

 

考查

8

200001G

高等数学

2

36

30

6

2

 

 

 

 

 

考试

专业基础课小计

19

342

270

72

7

3

3

3

3

 

 

 

(三)专业核心课

课程性质

课程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安排及周学时

考核

方式

总计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100013G

应用文写作

1

18

10

8

 

 

1

 

 

 

考查

2

050004G

小学教育学

2

36

30

6

 

 

2

 

 

 

考试

3

050003G

小学心理学

4

72

60

12

2

2

 

 

 

 

考试

4

050025G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6

30

6

 

2

 

 

 

 

考查

5

100007G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

36

16

20

 

 

2

 

 

 

考查

6

200002G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2

36

16

20

 

 

2

 

 

 

考查

7

300002G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论

2

36

16

20

 

 

 

2

 

 

考查

8

510002G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

36

16

20

 

 

 

 

2

 

考查

9

401009G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论

2

36

16

20

 

 

 

2

 

 

考查

专业核心课小计

19

342

210

132

2

4

7

4

2

 

 

 

(四)专业拓展课

课程性质

课程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安排及周学时

考核

方式

总计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必修课

1

100006G

儿童文学

1

18

10

8

 

 

1

 

 

 

考试

2

710006G

儿童歌曲演唱

2

36

16

20

 

 

2

 

 

 

考查

3

700002G

美术

2

36

16

20

 

2

 

 

 

 

考查

4

402004G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36

30

6

 

 

2

 

 

 

考查

5

050008G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2

36

30

6

 

 

 

2

 

 

考查

6

730001G

小学艺术课程与教学论

2

36

16

20

 

 

 

 

2

 

考查

7

600002G

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

2

36

16

20

 

 

 

 

2

 

考查

 

专业拓展课小计

13

234

134

100

 

2

5

2

4

 

 

 

 

 

 

(五)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

课程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安排及周学时

考核

方式

总计

理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选修课

1

700003X

琴法

2

36

18

18

 

2

 

 

 

 

考查

2

700004X

声乐

2

36

18

18

2

 

 

 

 

 

考查

3

700005X

形体舞蹈

2

36

18

18

2

 

 

 

 

 

考查

4

600001X

健美操

2

36

18

18

 

 

2

 

 

 

考查

5

800007X

中国画

2

36

18

18

 

2

 

 

 

 

考查

6

800030X

水粉画技法

2

36

18

18

 

 

 

2

 

 

考查

7

000021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

2

36

18

18

 

2

 

 

 

 

 

8

600016X

羽毛球

2

36

18

18

 

2

 

 

 

 

考查

9

600017X

乒乓球

2

36

18

18

 

 

 

 

2

 

考查

10

100016X

唐诗鉴赏

2

36

18

18

 

 

 

 

2

 

考查

11

100017X

宋词鉴赏

2

36

18

18

 

 

2

 

 

 

考查

12

400011X

女性与社会

2

36

18

18

 

 

 

 

2

 

考查

13

200002X

数学思维训练

2

36

18

18

 

 

 

2

 

 

考查

14

500008X

学校卫生与健康

2

36

18

18

2

 

 

 

 

 

考查

15

000014X

少年儿童健康教育

2

36

18

18

 

 

 

2

 

 

考查

16

400005X

创业精神与实践

2

36

18

18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程小计

8

144

72

72

 

 

 

 

 

 

 

说明:专业选修课程开设学期:第2-5学期,只需要修够8学分,共144学时。

 

(六)实践课程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总学时

 

开设学期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实践课

基础实践课

1

 

国防教育(包括入学教育)

2

60

 

 

 

 

 

开学前2周

2

 

第二课堂

2

60

 

 

每学期2次

3

 

劳动教育

2

60

 

 

每学期2次

4

 

教育见习

2

60

 

 

 

 

每学期一周

5

 

课程实践(含在已开设课程中)

 

666

 

 

 

 

 

 

 

提高实践课

1

 

教育实习

16

480

 

 

 

 

 

 

2

 

毕业设计

8

120

 

 

 

 

 

 

实践课小计

32

1506

 

 

总学时为2784学时,1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31.68%,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4.10%,各类选修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0.34%,顶岗实习 1 个学期

(七)课程结构与学时比例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比例表

课程结构与学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及比例

 

总学时

占课堂总学时的百分比

占总学时             的百分比

学分统计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738

26.51

59.48

41

专业必修课

918

32.97

51

小计

1656

59.48

92

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144

5.17

10.34

8

专业选修课

144

5.17

8

小计

288

10.34

16

实践教学

(综合)

军训

60

2.16

30.18     

2

第二课堂

60

2.16

2

劳动教育

60

2.16

2

教育见习

60

2.16

2

教育实习

480

17.24

16

毕业论文设计

120

4.31

8

小计

840

30.18

32

课程实践(含在已开设课程中)

666

23.92

 

 

总计

2784

100.00

 

14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的职称水平和学历层次,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究生,引进的教师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到2023年,按本专业在校生总计600人计算,需本专业专任教师 24人左右。现有24人,达到100%,计划发展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现有17人,达到71%;双师型教师现有18人,达到75%,均已满足办学需求。本专业现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3人,满足教学需求。

(二)教学设施

专业办学经费及来源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财政拨付

专业仪器设备总价值(万元)

1116.8万元

专业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情况

学校图书馆现存纸质图书25.2万册,电子图书24.68万册,保留刊5千册。现刊276种,报纸68种。建有图书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拥有计算机100余台,服务器5台。

100个公共教室,每个教室装配触控一体机一台;计算机教室5个,装配计算机300台。

主要专业仪器设备装备情况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购入时间

1

计算机

300

2015.09

2

普通话测试室

1

2015.09

3

语音教室

2

2015.09

4

科学发现室

3

2015.09

5

理化生实验室

2

2015.09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单位

校内/外

实训项目

1

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实习基地

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

校外

见习、实习

2

驻马店市第十小学实习基地

驻马店市第十小学

校外

见习、实习

3

驻马店市第三十二小学实习基地

驻马店市第三十二小学

校外

见习、实习

4

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实习基地

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

校外

见习、实习

5

驻马店市第二十四小学实习基地

驻马店市第二十四小学

校外

见习、实习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学校图书馆拥有教学必备的、门类较全的图书资料,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学校图书馆现存纸质图书25.2万册,电子图书24.68万册,保留刊5千册。现刊276种,报纸68种。建有图书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拥有计算机100余台,服务器5台。

3.数字资源配备

建设并配备有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 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够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结合学科特点,训练归纳思维。

本学科的学科内容“散”而“杂”,但“目标”相同,在教学中实施以归纳法为特征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2.调动学生思维,开展互动教学。

从设疑、质疑、启迪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展课 堂讨论,鼓励当堂提问。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体现在探索中求知,在讨论中求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师生交流 与答疑,约定每周答疑时间,给出电话、网上联系方式,激励学生提问、质疑、参与讨论。

3.精炼授课内容,全面推进自学。

讲授知识点的精华、难点,及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内容。一般描述性内容由学生自学,以训练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提供知识面丰富的教材,指点寻找参考材料的途径。

4.提高课堂教学手段,推行电子教案。

在教学中全面采用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有更多的时间讨论、思考。

5.撰写课程小论文,提倡个性发展。

这一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

(五)学习评价

努力探索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实行学校、学院督导组听课、评课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要努力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切实落实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积极推进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成绩评价的改革。在考核方式上,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力度,实行考试和考查相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重视平时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在考核内容上突出知识技能的应用。测试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开放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门学科教学能力。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系”部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和条件,制定明确的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建立健全层级考核体系,逐步形成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定期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和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总学分要达到140学分;完成2784学时的学习;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具有依法从教的意识,立志成为卓越小学教师。

1)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系统了解师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能够依法执教;

3)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卓越教师;

4)能够将师德认识内化为师德认同,转化为师德行为,体现知行合一。

 2.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 献祖国的引路人。

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 

4)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1)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了解幼小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3)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4)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二)知识

1.掌握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2)了解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2.扎实掌握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掌握兼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 中的价值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

1)适应小学综合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3)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掌握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4.了解小学生发展知识

1)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3)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4)了解对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三)能力

1.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举办一定的课程整合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

1)认同以学定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理解教师对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职责担当;

2)能根据任教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等,进行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案、教案设计;

3)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课堂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整合学科、教育和儿童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反思评价和持续改进并获得积极体验。

 2.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与技能,优化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的能力。

1)了解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

2)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够通过技术融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并获得积极体验。

3.掌握小学德育的原理与方法,有效地引导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掌握小学班级组织与建设的规律与方法,能够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小学班级教育活动。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1)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2)掌握与家长及社区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方法;

3)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获得参与组织德育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积极体验;

4)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 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十、附录                                                                                                                                                                                                                                                                                                                                                                                                                    

(附表一)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学年

  周数

 

项  目

合计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课堂教学

16

18

18

17

17

86

考试考查

2

2

2

2

2

10

入学教育军训

2

2

教育见习

1

1

2

教育实习

16

16

毕业论文设计

4

4

合  计

20

20

20

20

20

20

120

 

 

友情链接: 西安博达软件 西安博达软件 西安博达软件 西安博达软件

蓝月亮料免资料大全©版权所有